Q.電子網絡的迅速發展代表人類不斷前進,改善生活,它看起來是一件好事,只是這樣的好事為什麼會為許多父母帶來頭痛的問題?也使下一代的成長出現一些父母所不願意見到現象呢? 中學生小陸的家庭 小陸剛上高中,從小父母、祖父母都非常疼愛他,父母、祖父母將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凡是跟上時代,想要的東西,家裡一定供應,小陸四歲時就有一個iPad專供他使用,上小學後有自己的電腦,由於父母上班忙碌,下班很累,「電腦褓姆」真是有用!每天都讓父母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可是在小陸11歲時,越來越不聽話。每次吃飯請不來;學校課業不上心;晚上不睡,早上叫不醒,四個大人伺候他,他不但不感激,還嫌他們煩,對長輩說話的口氣總是不耐煩,關係越來越緊張。小陸的情形其實是這些年各地「家長研習會」中青少年父母常提的問題,當你的子女已經是青少年,如同小陸,被電子產品控制,影響到他的責任、生活、家庭關係、學習或工作時,該怎麼辦呢? 家長先跳出幾個誤區 1. 一看到孩子的問題,立馬糾正唸叨會有效。(錯!)2. 說教、絮絮叨叨能促使孩子負責任、上進、自制。(錯!)3. 世上有「特效藥」可以立馬改善孩子沈迷電腦的問題。(錯!) 小陸的爸媽前來協談,態度認真,回家後也願意嘗試新方法: 1. 在小陸還未改變時,爸媽如若看到他一如往常,心和眼睛都掛在電腦上,先「忍住」,不再唸叨,不說無效且製造推力的話。 2. 小陸爸開始尋找機會單獨陪小陸,有時一起吃飯;一起打球;一起看電影;增加have fun的時間…,剛開始確實很難,遭孩子拒絕,但小陸爸不放棄,從短時間5~10分鐘做起,立志和小陸建立起父子fun time(愉快時光)。3. 小陸爸媽先與孩子初步一起訂電腦使用「大原則」,例如:7點一定全家聚集晚餐;上午9點之前及晚上11點之後關電腦、「分內事優先」、「先責任,後休閒」,在此大原則之外,他們可以自己安排電腦使用時間。4. 小陸爸媽認真地運用「24小時原理」,孩子一天都只有24小時,有意義的事情多了,做無意義事情的時間自然減少。孩子有六項需求,小陸爸不著痕跡地在小陸一天24小時中注入這六項元素,使小陸上網時間自然減少。 (1) 親密關係的需要:單獨與小陸有親切歡愉時刻。(2) 社交的需要:主動邀請小陸好友來家中一起完桌遊;動手包餃子、做點心…也一起玩電腦遊戲。(3) 感官滿足的需要:小陸爸陪孩子看愛看的節目、電影,事後討論;有時也陪他們打電腦Game。(4) 幻想的需要:關係好了後,親子時間加上逛書店、圖書館(5) 追求目標的需要:小陸喜歡飛機,小陸爸陪他尋找飛行員的故事,飛機發展史等書籍及飛機模型。(6) 依附於興趣:小陸對於機械有興趣,小陸爸邀他嘗試修家中壞了的電器。 孩子一天只有24小時,學校課業加上父母陪伴引導的有意義活動佔據多數時間,小陸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打電腦呢?網路上癮症是一種關係上的疾病,改變後的小陸家庭有歡笑,有凝聚力,親子關係好,這軟化了孩子剛硬的心腸,樂意聽從父母,才有漸漸改變的機會。 王祈老師擁有加州Azusa Pacific University領導學碩士(專攻家庭領導及個人領導及心理諮詢),並主持洛杉磯「愛的方程式」廣播18年。現任加州「全人豐盛教育推廣中心」執行長,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北等地教師及家長培訓,企業培訓講師,曾任中國深圳南山教育局「幸福家長學校」及中小學教師訓練聘約講師。
read more >Category: U親子
Q:我家女兒15歲了,常喜歡跟同學比物質享樂,然後向我們要求。比如說:「我同學暑假全家去坐迪士尼郵輪,我們家為什麼從不安排這樣的活動?」、「我們學校很多同學聖誕禮物都拿到iPhone,我也想要一個!」,但她從來不跟同學比學習成績。每次當我跟她溝通時,我就拿「怎麼不比成績」來說她,她便不高興地說:「為什麼什麼事都要跟成績扯上關係?」,請問老師我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呢? A:與孩子做有效的溝通向來是華人家長頭痛的問題,華人家長向來習慣採用「阻斷溝通」的說話方式,例如大多數家長若回答這位愛攀比的孩子,通常會這麼說:「你每次都是別人有什麼,你就要什麼,那你為什麼不比比班上成績好的同學呢?你為什麼不說,某某人成績好,我也要像他一樣呢!」「幹嘛別人做什麼,我們非得也要做什麼?那別人每科都拿A,你怎麼做不到呢?!」別再說「有理卻沒有用」的話了! 其實家長可以將心比心,若你年少時,父母對你如此說話,你是不是也覺得厭煩,心裡和他們築起了一道牆呢?這一期我們來學習正確的溝通方式— 三明治溝通法。事實上,當案例中家長和孩子爭辯「怎麼不拿成績與他人相比」時,孩子並不會說:“媽媽說得對,我應該跟她一樣!”,孩子不會這麼說的,孩子心中只會有兩種想法: 一、是覺得父母不了解他:「唉!我懶得跟父母說了,反正說也說不通!」,這會造成親子間更大的溝通隔閡。 二、是當父母和孩子爭辯時,是降級與孩子們拌嘴,無形中會失去孩子對父母的尊重。也有些家長會採用溺愛孩子的溝通方式,但溺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會使得孩子漸漸無法忍受挫折,不珍惜物品,過於講究物質享受,養成唯我獨尊,自我中心的個性,成為一個外表光鮮美麗,卻一壓即爛的草莓族或水蜜桃族,這些後果不也是家長們不希望見到的! 這一期我們來學習正確的溝通方式— 三明治溝通法。 我們都知道一份三明治它的上下兩層是土司麵包,中間是最重要、最營養的部分—火腿與蛋,「三明治溝通法」簡單說就是「情、理、情」三層的溝通法,把你想溝通,想傳遞的重要的信息放在中間,前後用「情」來包裹。溝通的終極目標: 為了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為了協商出符合雙方期望的結果 為了關係更好,而不是更糟 示範 情:和他共一個感情(共情)孩子:「我同學暑假全家去坐迪士尼郵輪了,為什麼我們家不去呢?」父母:「你的意思是你很羨慕同學能去坐迪士尼郵輪是嗎?」(說出孩子的感受,孩子會覺得你了解他,而增強了他和你繼續說下去的意願。) 理:把孩子帶回事實和真理。父母:「雖然我們家沒有計畫去迪士尼的遊輪,但是我們家每一年也都有不同的旅遊計畫。」喜歡有趣的生活是年輕孩子的天然需要,如果父母平日已經提供,就可以用簡單的話語將孩子帶回事實—我們家雖然沒去迪士尼郵輪,但也都有安排特殊有趣的活動,每一家都有不同的計畫。 如果父母整天忙工作;孩子不是讀書,就是補習、練琴等,家長就必須經由孩子的心聲,調整你的家庭成為一個身心更平衡的生活,這時父母該回答…。父母:「是!平日我們都全力投入工作與學習,我們是應該有平衡的生活,有工作,也有放鬆,雖然我們不一定參加迪士尼郵輪,但是可以一起來計畫暑假時的旅遊。」 孩子:「為什麼我們不能去坐迪士尼郵輪呢?」父母:「聽起來迪士尼郵輪非常吸引你啊!雖然我們今年不能去,我們何不做一個時間與金錢上的規劃,說不定可以做我們家未來旅遊的參考?不過我們也可以先計畫及將來到的暑假,評估未來迪士尼郵輪的可行性,或是規劃今年暑假的旅遊,你想先討論哪一個呢?」 情:激發出孩子成熟的特質。父母:確實!我們需要「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我相信你會有很好的想法,爸媽很願意與你討論和規劃。」 正如《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作者所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最大的困擾常源自於那些生養他們、照顧他們,每天與他們密切互動的大人們…有的疏忽管教、高控制欲、內在匱乏,以致話語總充滿怨念的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打擊孩子們的自信心。」 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讓我們成人提升情商,做一個成熟值得尊敬的大人,而父母提升情商先從「好好聽話、好好說話」開始成長,因為孩子們靠我們每天對他們說的話決定長得健康或是沮喪扭曲,都全看父母口裡用什麼來餵養他們的生命了! 王祈老師擁有加州AzusaPacificUniversity領導學碩士(專攻家庭領導及個人領導及心理諮詢),並主持洛杉磯「愛的方程式」廣播18年。現任加州「全人豐盛教育推廣中心」執行長,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北等地教師及家長培訓,企業培訓講師,曾任中國深圳南山教育局「幸福家長學校」及中小學教師訓練聘約講師。 歡迎大家E-mail或微信提問有關親子教育問題,王祈老師為你解答 E-mail: info@unistarla.com 微信:unistarmedia
read more >最近好消息频出,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本月15日批准英国牛津大学与阿斯特捷利康药厂( Astra Zeneca )共同研发的AZ疫苗紧急使用许可,此举将让数百万剂疫苗能运送至世界多国,以遏止大流行持续蔓延。 世卫组织透露,该款疫苗对18岁以上者是安全的,并将通过该组织的COVAX疫苗共享倡议,针对中低收入国家进行分发。 新批准的疫苗由韩国的阿斯利康-SKBio和印度血清研究所生产。经研究发现,单一剂量的阿斯利康疫苗除了可使接种疫苗的人群免疫外,还可有效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率达七成以上。单剂阿斯利康疫苗就可对接种疫苗者形成有效保护,不仅能防止感染新冠病毒,还能减少病毒传播。 研究人员表示,一剂阿斯利康疫苗在接种超过两个月后,疫苗的有效性仍维持在76%。在接种疫苗的22天到12周后,这种保护并未有减弱迹象。没有任何病患在接受第一剂疫苗注射的三周后出现严重病症或住院,疫苗的效力在初次注射的12周内有所提高。 现行疫苗情况归纳 随着越来越多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全球防疫进程也在加速前进,雷锋君特别整理了几款现行疫苗的疗效及医学原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辉瑞-BioNTech 辉瑞- BioNTech COVID-19疫苗作为最早获得批准使用的疫苗,目前其接种范围最为广泛。它是一种mRNA疫苗,注射后,细胞会分泌出刺突蛋白,从而触发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该病毒。在III期试验中,它显示了95%的疗效率。辉瑞-BioNTech疫苗需要在-70℃的环境下储存,这需要专门的冷冻箱。 类型:mRNA 剂量:2剂,间隔28天 Moderna疫苗 Moderna同辉瑞BioNTech疫苗一样,它也是一种mRNA疫苗,经过注射试验后表明其有效率为94.5%。与辉瑞疫苗不同的是Moderna疫苗可以2-8℃下稳定保存长达30天,并且可以在-20℃下保存长达六个月,在运输配送方面更为便捷高效。 类型:mRNA 剂量:2剂,间隔28天 Astra Zeneca疫苗 Astra Zeneca疫苗是WHO批准的第二款疫苗,数据显示该疫苗的宗有效率为70.4%,它根据导致黑猩猩感染的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的弱化版本,部署复制缺陷型黑猩猩病毒载体。它包含刺突蛋白的遗传物质。接种疫苗后,细胞产生刺突蛋白,刺激免疫系统攻击SARS-CoV-2病毒。 类型:基于腺病毒 剂量:2剂,28天 强生疫苗 强生疫苗采用了与阿斯利康相同的方法,它使用的是在人群中预存免疫率很低的腺病毒26型(Ad26),在美国和英国的实验结果显示其疫苗有效性为72%。其他疫苗注射都需要间隔约28天的两剂,而强生疫苗只需要单剂注射,便可诱导强大的免疫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类型:基于腺病毒 剂量:1剂 卫星V疫苗 俄罗斯人造卫星V疫苗是针对SARS-CoV-2冠状病毒的基于腺病毒的疫苗,它是一种基于腺病毒DNA的载体疫苗,其中整合了SARS-CoV-2冠状病毒基因。腺病毒被用作“容器”,将冠状病毒基因传递到细胞并开始合成新的冠状病毒的包膜蛋白,从而将免疫系统“引入”潜在的敌人。这款疫苗在临床III期研究中,得到的保护效力高达91.6%! 类型:基于腺病毒 剂量:2剂,间隔28天 总体上看,已批准上市或授权使用的新冠疫苗主要有三类:灭活疫苗、mRNA疫苗及腺病毒载体疫苗,这三种疫苗均各有优点与不足。 灭活疫苗制备方法简单快速、生产工艺成熟、安全性比较高。存储温度是2~8℃,可大大减少运输成本,增加疫苗的可及性。缺点是接种剂量大、免疫期短、免疫途径单一。 mRNA疫苗免疫力强且持久,安全性相对比较高,体外转录迅速产量高。缺点是该种疫苗生产技术要求高,也因价格较贵而难以普及到低收入国家。另外,由于RNA稳定性较差,需要低温保存。如:辉瑞疫苗需要-70℃保存、运输;Moderna疫苗需要-20℃。低温保存运输给疫苗的推广使用带来了限制。 腺病毒载体疫苗安全、高效、引发的不良反应少。缺点是可能存在“预存免疫”,即由于腺病毒(特别Ad5型)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自然感染后大多数人对Ad5具有预先存在的免疫力,这可能使载体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影响。 通过表格可以更好了解不同类型疫苗的工作原理: 全球疫苗分配不均 致力于解决贫困和可预防疾病的国际非营利组织ONE Campaign19日发布最新报告,根据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强生和诺瓦瓦克斯5家医药公司数据,到目前为止,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已经获得了30多亿剂新冠疫苗,比这些国家所有人注射两剂疫苗所需的20.6亿多出了10多亿剂。 该组织在对当前新冠疫苗供应协议的分析中表示,此举可能导致较贫困的国家无法获得足够的疫苗。美国和英国等富裕国家应该分享多余剂量,实现全球共同抗击疫情。如果不这样做,数十亿人将无法获得必要的保护,并可能延长新冠大流行时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7日表示,疫苗公平是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最大道德考验,而当前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存在明显不平等、不公平。目前已经接种的所有新冠疫苗中,75%集中在10个国家;有130多个国家尚未获得任何一剂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18日再次敦促,拥有疫苗的国家不要单方面分享,而是将其捐赠给“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以确保公平分配。多位流行病专家在早些时候也齐声警告,除非所有国家都能快速且公平地取得疫苗,否则即使研发出新的疫苗, COVID-19疫情仍不会结束。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推进,疫情的控制已不再是一国一地之事,而是需要全球合作的议题。随着又一款AZ疫苗的获批和美国疫情的好转态势,相信我们终将赢得这场与病毒之间的战争。
read more >華裔社區應該重視肝癌教育。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但在美國所有的族群中,亞裔的肝細胞癌死亡率最高。1 您應該知道的是,改變某些生活方式可能有助於管理肝癌風險。2如果能及時發現並籍手術切除,肝癌是有可能被治愈的。3不能籍手術切除的晚期肝癌可有幾種FDA批准的治療選擇。4了解肝癌的誘因以及您可采取的應對措施,增強自己的意識,也幫助教導您的家人和摯愛。馬上報名參加我們的活動,並與親友分享相關的活動信息! • 在患有糖尿病的美國亞裔人士中,有一半患者並不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同時2型糖尿病與肝癌風險增加有關 5,6• 美國亞裔人士患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是美國白人的兩倍,但三分之二的美國亞裔慢性乙肝患者並不知自己已被感染。這很令人擔憂,因為乙型肝炎病毒是導致美國亞裔人士患肝癌的主要原因7-9秉承人類健康保健(hhc)的理念,Eisai致力與幫助教育那些受肝癌影響但肝癌教育信息並不完善的社群,能夠支持這些活動,我們也感到很榮幸。現時,Eisai正在舉辦的這場在線教育活動,特別邀請了來自洛杉磯地區腫瘤與血液病專科的楊洪浩(Hank)醫師做為活動主講,來討論為什麼美國華裔人士患肝癌的風險高。 以下是活動中會討論的問題:• 為什麼肝癌在華裔社群更為常見?• 有沒有什麼可能幫助管理肝癌風險的措施?• 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肝癌是如何被診斷出來的?• 肝癌可以被預防或治愈嗎? • 肝癌晚期患者有哪些治療選擇?• 華裔社群可以怎樣互相幫助?活動名稱:由楊洪浩(Hank)醫師主講的,為洛杉磯地區的華裔社區舉辦的在線肝癌教育活動活動參與對象:社區的成員和倡導者,媒體,肝癌患者以及患者的家人和/或看護者。請注意:本次講座活動僅以教育為目的,並不旨在為任何一類患者提供任何具體的醫療建議。 活動報名方式:請登錄www.CHMagency.com/LA26網頁報名參加活動。了解更多有關肝癌的信息,請訪問www.liverfirst.com/ch。此活動由Eisai Inc.贊助。主講者已獲得Eisai Inc.提供的與該活動有關的報酬。All rights reserved. December 2020 US4916 主講者個人簡介楊洪浩(Hank)醫師,醫學博士楊洪浩(Hank)醫師,醫學博士,在加利福尼亞州Alhambra 市的瑞峰腫痛中心,擔任腫瘤與血液科的專科醫師,該中心致力於在有需求的社區提高癌症相關的治療,研究和教育等。
read more >你今年的目標是什麼呢?UniStar的小朋友們在手工藝課上寫了2021年的目標和願望~童言童語非常可愛! 目標制定的過程對兒童而言是自我管理的一個起點、明確自我發展的一個方向。如果孩子小的時候不能培養出很強的目標意識,以後我們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去督促孩子學習和成長。 孩子製定目標時常見的問題 做父母的都知道,制定目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孩子在製定目標時常出現的困難包括孩子不知道怎麼制定目標;設定的目標很差、很低、很幼稚,不符合父母的願望;設定的目標與自身實力脫節;再或者經常換目標,總是實施不了等。 家長的另一個困惑是,通過孩子的興趣一定能製定出他未來的目標嗎?未必。比如我們家姍姍去學鋼琴,但我們不是想讓她成為一個鋼琴家,只是培養她的一門興趣愛好而已。而且我家媛媛今年六歲,她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制定目標,這對孩子而言比較抽象。 孩子沒有判斷自我成就的能力,如何讓他們知道當下的努力和未來的某一個目標之間的因果關聯,從意識變成一種行動,讓孩子知道現在不努力將來會吃苦非常困難。 目標制定是孩子自我管理的起點 我們談財商是希望孩子有財經意識,或者財經素養,讓孩子知道如何掙錢、如何管理錢、如何投資、如何捐錢幫助別人,知道錢怎麼運轉。一個人有理財能力首先需要的是有理財目標,所有的理財都是和未來目標有關係的,我們去銀行存一萬塊錢,潛在的願望是一段時間後這些錢能保值並有部分利息拿。 目標是做所有事的出發點,這個目標或許是潛在的。比如我們讓孩子學習財商,除了讓孩子知道與錢相關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習怎麼設立目標,學習設立目標後的理性選擇。孩子的財務目標,財務活動是鍛煉意志力的實戰方式,我們培養孩子財經素養時做的很多財經遊戲都是希望讓孩子在活動中建立起當下行為和未來目標之間的因果關係,希望孩子通過興趣遊戲潛移默化地建立思維關係。 目標的設定可以提升孩子兩個方面的能力:一種是抽象思考能力,一種是意志力鍛煉。抽象思考能力是指從小學習現在未來生活的抽象因果關係,在知道這種抽象因果關係之後,去管理自己,實現目標,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就是一種意志力的鍛煉。 財商教育為什麼要談目標意識 我們所有的財商教育,對孩子在目標意識上有兩個方面的鍛煉,第一:幫助孩子知道為什麼要製定這樣的目標,這個目標和我們未來的因果關係。二:制定目標後有沒有這個意志力去執行。 這些技能和素養不只財商會培養,我之所以在財商教育裡面強調是因為讓孩子存錢、記賬或製定財務目標去實現等財商訓練,本身都是不怎麼讓孩子愉快的,它需要孩子自我管理,控制慾望和不良習慣,無論小孩還是成人能做到自我約束都不容易,但這些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 比如我們佰特在幼兒園和美國芝麻街合作推廣家庭財商課程,這其中有一個遊戲要爸爸媽媽帶孩子去做風箏,做完後去公園放風箏,這是我們設定的目標,做的過程中我們準備一些材料,然後按照一定步驟去做,這本是一個很簡單的事,但作為財商教育遊戲,它就需要孩子了解目標和資源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關聯和因果關係。 生活素材可作培養目標意識的工具 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可以把生活中的素材變成讓孩子運用目標意識完成計劃的教育培養。對年齡稍大的孩子,英語考級、參加足球隊、成績提升等都可以是目標,在孩子製定了這些目標之後,還要培養孩子實施計劃的能力,目標計劃實施過程中一些小習慣決定了孩子日後的很多表現。 美國教育中十分注重兒童的品格,英文叫“grit”,我的理解是“意志力”。這種意志力不是生死存亡時或者在面對重大事情時的勇氣或者毅力,而是普通生活中堅持做更好自己的意志力,不斷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意志力,這是最難的。我們都希望孩子有這種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做更好自己,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不斷給孩子設定目標然後通過努力一步步完成目標來培養的。 什麼才是合適的目標 我們只能說,孩子自己決定並願意去做的目標可以是一個合適的目標。比如孩子存錢,父母如果一天給他一塊錢,一周七塊錢,他要是製定存錢計劃的話,一個星期存兩塊錢下來,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起始目標。或者說他做完哪些家務可以掙10塊錢,這也是一個小目標。可以先讓孩子去做在生活中可以簡單達成並可以長期積累的目標。 合適目標的衡量標準首先是起點目標不應為孩子很難很遠的目標,比如鋼琴才一級就給孩子定考到十級的目標,或者孩子還上小學就定上最好的高中的目標,孩子並不能明白其中意思,他沒有主觀的概念去判斷現在的學習和未來上好高中之間的關聯。只能和他講,這次語文考了80分,下次要考到90分,通過很明確具體的能夠實現的小目標,能夠讓孩子一步步通過努力來完成。 還有一個是家長所設立的目標是給自己孩子的,而不是給別人家的孩子的。我們家姍姍回來總說班上的誰誰,體育也好,學習也好,唱歌也好,我們也會說你為什麼不能像他一樣、為什麼不能再努力一點向他看齊。 父母會經常有意無意用別人孩子的目標來鞭策自己的孩子,這是我們常犯的錯誤。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激勵自己的孩子,但同時要知道,這樣的說法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用,每個孩子都知道自己的問題,和班上最好的同學之間的差距,他也羨慕那些成績好、學的又輕鬆的同學,誰不想這樣呢?但是這不是他應該有的目標。 一個好的目標可以給孩子產生內在動力,是他願意去做的,也是可以實現的。赶超別人是一個好的目標,我們無法和班裡最好的同學比優勢,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設定一個好的目標,在某一個方面去超過他。 孩子年齡越小目標需越具體 對小一點的孩子,目標最好不要太大,他們並不能理解內在動力,也不理解上好小學對她人生有什麼影響。所以對年紀小的孩子,我們只能貼著生活中的小事來設立目標,比如小的財務目標,小的遊戲目標,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背幾首詩等等,父母還要及時反饋,要讓他知道他今天的努力對明天有什麼樣的具體影響,看得見摸得著。讓他領會到這其中的因果關聯。 這需要父母在生活中對孩子細心觀察,不能因為自己的工作或者別的事忽視孩子的成長,忽視給孩子反饋以以及和孩子一起實施目標的過程。如果從孩子小的時候不能培養出孩子很強的目標意識,以後我們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去督促孩子學習和成長。 如何制定一個合適的小目標 1、和孩子一起討論,讓他知道他要做到什麼。 2、目標要有可實行性,以自己的孩子為中心出發點,從小的短期目標開始。 有了目標,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實施目標,實現小目標之後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等孩子有一定的目標意識之後再去製定大一點的目標,並和孩子討論目標的可實行性。 國外的一些教育項目,往往把抽象的概念變為實在可行的東西,把抽象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模塊寫在紙上,一步步去完成。還有是列出實現目標中的指標,先做什麼在做什麼,步驟是什麼,具體化實現目標的方向,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具體的方案。 還有一點就是當我們的孩子可能會經常實現不了目標,或者失敗,這些都很正常,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接受孩子的失敗,和他一起重新開始,再來,再來!孩子只有在不斷失敗中提升自己制定目標的精確性和能力信心。 培養目標意識時親子關係的四種可能性 培養孩子的目標意識,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四種可能性: 1孩子製定目標的意識很強,父母也很支持,這種也是最理想的狀態; 2孩子製定目標的願望很小,能力也不夠,父母的支持感也不強,也不知道怎麼去幫助他,任孩子去自生自長; 3父母的支持很多,但孩子的願望很弱,這種情況下,孩子是不知道怎麼去做,怎麼去製定目標的,父母應該收住心中迫切的想法,慢慢引導孩子自己去製定目標,培養他自己制定目標的意識; 4孩子製定目標的願望很強,但是父母給予的支持很少,不太注意孩子的想法,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打擊孩子信心; 父母可以辨別一下自己和孩子之間屬於哪個範疇,更好的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標從而更好的成功。 孩子樹立目標意識的重要性 在我們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孩子的目標意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孩子有了明確目標之後,他可以統整自己的行為和日常生活,更好的實現自身的追求。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例子,不久前我去大女兒姍姍的學校參加一個座談會,加拿大派過來的一個老師講解未來他們去加拿大學習需要準備的東西,並分享了之前的學生案例: 有個孩子過去讀高二,目前已經考上了加拿大最好的私立大學,這個孩子剛剛過去的時候天天打遊戲,沒有目標也沒想過以後想要考什麼大學,後來,學校老師就和他父母商量,把他的遊戲機、ipad 全部收掉,過了一段時間,突然這個孩子就有了目標意識,覺得自己要考上好大學,然後就沉下心來好好學習,努力追回失去的功課,通過高三一年就考的很好,收到好幾所好大學的錄取通知。 有的孩子有一個目標之後,和沒有目標之前他對自己的潛能激發上的差別是很大的。 本次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從存錢記賬做計劃等小事做起,培養孩子的目標意識。好的目標往往是孩子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父母給予的目標,孩子如何定一個合適自己的好目標,需要我們父母觀察孩子的能力興趣和愛好,陪孩子一起去找到一個個小目標,而不是簡單的把自己的目標扔給孩子。 父母的可以對孩子有更高目標的期望,但是要落實到孩子具體的行為上,就要從孩子出發製定更適合自己的目標,讓他承擔起實現目標的責任,一點點改善自我,提升自我,從小的目標到更大的目標,一點一點培養,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在這種習慣下成長,孩子越大,我們越省心,生活也能越來越輕鬆。
read more >上週三,發生在華盛頓國會大樓的暴亂,想必大家都聽說了。近幾日的新聞頭條,均被這個消息“佔領”。 不論您支持哪一方,亦或是“吃瓜群眾”一枚,大家現在生活在美國,最基本的願望自然是希望這個國家和平、穩定。 或許您還是一位有孩子的家長、亦或是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士。在追踪事件進展的同時,我們也許還要想一想,怎樣和孩子溝通這件事。 我們一向不太在公眾號裡散播恐慌,放大暴力事件,不過關於這樣的事件,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 這樣的重大事件,小到低學齡兒童、大到青少年,只要孩子已經曉事,都會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家長(或者老師),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他們的想法,更可以做出一些積極地引導。 有人也許會說,有必要嗎? 不讓他們接觸這些不就行了? 誠然,“封閉”是一個方法,這也是我們之後會提到的一點。但是“堵”不如“疏”。一方面,現在的信息渠道十分發達,作為家長,我們只能“堵住”一環。孩子能夠從網絡上、學校、以及和小伙伴們的溝通中,知道這件事情。 其次,事情是客觀存在的,利用這件事,了解孩子心裡的想法,積極引導溝通,對於孩子的成長,其實是更加有利的。 早在去年的黑人人權運動中(Black Lives Matter),就有各方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學家對於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認知暴力、抗議、表達自己意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觀點。我們今日再結合前幾日的暴亂事件,梳理出一些更有針對性的建議。 ① 開放而真誠,不必避諱這個話題 有的家長比較擔心和孩子們討論暴力相關的話題;也有的家長覺得和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有著文化差異甚至隔閡,彼此間已經不能互相理解對方的想法。 雷鋒君相信,點開這篇帖子的朋友們,還是有著和孩子溝通的意願的。專家們也鼓勵家長們多和孩子交流,尤其是遇上這樣的國家大事。 逃避溝通,對於親子關係自然是弊大於利。 這個話題雖然敏感,但是溝通得當,可以把孩子往積極的方面引導。 溝通的關鍵之一,就是保持真誠和開放的心態。 有些年紀小的孩子,可能會對這樣的事情感到害怕。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家長不用擔心。以下提到的一些溝通方式,或許可以啟發您舒緩孩子的焦慮和害怕情緒。 年紀大一些的孩子,會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家長們溝通時,最需要注意的是,先要認真聆聽他們的想法,而不是一開始就做出“是非評判”。大人們偶爾聊天時,會表達出對暴亂事件中某一方的不滿情緒,這是正常的。只是和孩子溝通時,需要稍微克制內心的情緒,先聽一聽孩子的想法。 溝通中保持開放的心態很重要。即使孩子說的您不認同,也不要著急否認,先聽聽他們的理由。等到他們說完,再表達您的想法。將“溝通”局面調整為“討論”,而非“說教”、“辯論”、甚至“批評”。 意見不同時,人們往往容易陷入“企圖說服對方”的境地。尤其當對方是孩子,有的父母會認為,“你懂什麼?”,從而不斷地給孩子“糾錯”,而忽略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在討論這次的暴亂事件上,有的家長甚至會認為,孩子和自己想法不同,是價值觀出現了問題。 誠然,孩子的想法可能確實是“錯的”,或者是“有偏差的”;也有可能只是家長自己“不認同的”。不論是哪一種情況,討論過程中,都要尊重孩子。可以往積極的方向引導。 如果當時不成功,沒能說服孩子,也不要心急。可以暫時“休戰”,將這件事記下,等到孩子以後情緒穩定時,再一次討論,或許有更好的效果。 ② 談話需注意孩子年齡 上文已經提到,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於事件的認知程度不同,內心因此產生的情感也會不一樣。家長們在談話時,需要注意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需求。 低齡 – 注意安撫、簡單描述事件、控制信息獲取 比如低齡兒童(小學生),對於這樣的暴亂和抗議活動,他們可能更容易感到害怕。這次的事件,讓一些孩子認識到,暴力會發生在現實生活裡,甚至他們的身邊,因此有的孩子會出現焦慮。遇到敏感易焦慮的孩子,家長們一定要在此時注意安撫,表達自己會保護好他們,並儘可能地描述一下,這樣的事情對自家生活的實質影響。 孩子們可能只從別人的只言片語中知曉了事前的部分。如果孩子表現出好奇,家長們可以嘗試用最簡單的語言,簡短地告訴他們,究竟發生了什麼。 同時,家長們可以適當控制低齡兒童接受這類消息的數量。或許他們會從其他渠道知曉,但是在家長可控的範圍內,盡可能減少他們從各類媒體上接觸到暴力畫面的機會。 初高中生 – 討論式引導 對於初高中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年紀。他們的情緒更容易衝動和受到外界影響。對於暴力手段、抗爭手段的認知,這個年齡的孩子極易與家長形成不同的觀點。 通常來說,我們都是不認同暴力行為的,家長們可以在談話中明確並且反復重申自己的底線。 可能的話,也與孩子討論,怎樣的行為是“無理的暴力”和“合理的抗爭”,是不是只有“暴力”才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必須是通過暴力解決?為什麼其他方式都不湊效?使用暴力的人,有使用過其他非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嗎?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和高年級孩子溝通和交流的。 孩子的認知,在家長看來,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有時候接收的信息甚至是錯誤的(如假消息和謠言)。家長也要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就一定合理而全面。或許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您也會反思。一代華人移民父母和二代移民子女之間文化和價值觀差異帶來的觀點碰撞,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但並非完全無法調和。 ③ 保持自身冷靜,言傳身教影響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年以前的重要人生導師。和孩子溝通並非易事,尤其是觸碰到敏感話題。 政治話題是許多華人不擅長也不關注的,然而美國的教育環境,卻讓孩子們早早地接觸這類話題,比如民主、公平、種族等等。在美的華人父母,其實很難避開這些。 學校自然會教。然而,有時候學校和老師教授的內容和灌輸的思想,就一定是沒有問題的嗎?如果純粹依賴學校,那麼孩子對於這些事件的認知,將完全受學校的影響。 如果您認同學校的理念,那麼自然皆大歡喜。可是,有時候不和孩子溝通,您可能都無法意識到,學校傳達的一些想法,或許是有問題的。而年幼的孩子,還不具備批判性思維,就全盤接受了這一切,或許也不是一件好事。 家長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角色,是學校無法替代的。因此,遇到這些重大事件,家長們還是多和孩子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並給予情感上的支持、行動上的幫助以及觀念上的積極引導。
read more >Covered California 為中文媒體舉行簡報,提供新冠病毒(COVID-19)最新疫情資訊,並鼓勵大家利用因截止日期推遲所得到的多餘時間,登記加入健康保險。 Covered California有史以來第一次將自明年1月1日開始生效的健保首度開放登記的截止日期推遲至12月30日,以確保加州民眾在當下新冠病毒危機中能得到所需的照顧。 這項破天荒的作法是因為加州和全美的新冠病毒疫情快速蔓延,死亡率大增。 加州目前無健保的民眾超過120萬人,他們都符合條件領取Covered California提供的健保補助,或是保費低廉甚至免費的Medi-Cal加州醫療補助白卡計劃。 加州沙加緬度 – Covered California週四為中文媒體舉行簡報,這是該機構與加州多元民眾保持聯繫之努力的一部分。這次簡報提供有關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最新數據和資訊,同時強調消費者萬一生病或受傷時擁有優質健康保險的重要性。 “新冠病毒繼續對全體民眾的生活造成天翻地覆的影響,Covered California希望確保本州每一個社區都了解他們在此關鍵時刻有哪些醫療保健的選擇,”Covered California執行總監Peter V. Lee表示。“我們知道目前無健保的加州民眾超過120萬人,其中包括9萬名亞裔,但是他們都符合條件通過Covered California領取財務補助,或是通過Medi-Cal加州醫療補助白卡計劃提供的免費健保。” 根據加州新冠病毒追踪網站COVID-19 tracking website,目前加州染疫人數超過160萬,其中21481人死亡。雖然加州的亞裔社區染疫的比例相對較低,只佔百分之6.4,但是死亡的比例卻是將近平均值兩倍的百分之11.7。 “雖然疫苗接種已經展開,大家仍然應該保持警覺,隨時做好準備,”Lee表示。“我們希望全州每一位民眾都擁有健保,不只是佩戴口罩保護自己和家人,而是擁有優質健康保險計劃,以備萬一生病或受傷時有備無患。” 請點擊此處觀賞本日的簡報經過,內容包括以下談話內容: Peter Lee 說明登記加入健保截止日期推遲,擁有健康保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Covered California領取財務補助。 鑽石吧凱撒醫院的家庭醫師Victor Cheng談到他親眼所見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的情形。 與丈夫一起通過Covered California 取得健康保險的Sabrina Wu, 談到利用保險接受手術,治療手臂骨折的經過。 在12月30日前登記加入的消費者必須支付第一筆保費才能確保健保在明年1月1日開始生效。 “大多數無健保民眾不知道自己符合領取保費補助的條件,或是已很久沒有查看優質健保其實並不貴,”Lee表示。“請立即登記加入,不要拖延,我們之所以將截止日期推遲到12月30日是希望讓大家有更充裕的時間,一傳十,十傳百,確保家人和朋友都能在疫情蔓延期間擁有健康保險。” 據估計,加州目前無健保的民眾約120萬人,他們都符合條件通過Covered California領取保費補助,或是取得保費低廉甚至免費的Medi-Cal加州醫療補助白卡計劃。在符合條件領取保費補助的民眾當中,據信約89000人為亞裔。 健保財務補助減輕消費者的負擔 通過Covered California登記加入健康保險的消費者中,大約九成領取財務補助 – 或是聯邦賦稅優惠,或是州政府補貼,或兩者兼具 – 醫療照護的負擔因此減輕。加州從2020年開始提供的州政府補貼照顧了將近60萬消費者,包括超過4萬1000名過去因為收入超過聯邦標準無法得到補助的中等收入消費者。 最新數據顯示,結合聯邦賦稅優惠和州政府補貼,每一位消費者平均每月只需支付$127保費,就可擁有健康保險(聯邦和州政府的補貼減輕了$454,相當於八成的保費負擔)。 州政府的保費補助只通過Covered California提供給符合條件的消費者。消費者能夠領取的補助數額依據年齡、全戶年收入以及居住地區的健保開銷而定。 購買保險前先比價 有意申請登記加入者可以先查看一下自己有哪些選擇,並且了解自己是否符合領取財務補助的條件,只需登入CoveredCA.com使用Shop and Compare Tool,花幾分鐘的時間,輸入您的郵政編碼,全戶收入,需要健保者的年齡,就能知道您所在地區提供哪些健康保險。 Covered California已經注意到最近來電詢問的人數激增,所以鼓勵消費者迅速行動,不要等到月底截止時間迫近才登記。 “不要拖到最後一分鐘,或是錯過了截止日期,而沒有查看一下您有哪些選擇,”Lee表示。“只需登入CoveredCA.com幾分鐘,您就可以知道您所在地區提供哪些健保計劃,以及您是否符合條件領取財務補助,將保費負擔減輕到您可以承受的範圍。” 協助您登記加入 消費者如果希望進一步了解各種承保範圍的選擇,請您: […]
read more >孩子初次入园,妈咪们就是各种担心啊。除了生活上一些事情之外,还要担心孩子能不能跟小朋友好好相处。 宝妈们不用太担心,你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方法帮助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社交小能手哦。 1、请小朋友到家里玩 如果家里是独生子女的,平时在家会比较“孤独”,妈妈就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可以邀请亲戚、朋友的小孩来家里玩,这样孩子就变身小主人啦,在家可以学习如何分享玩具、零食,提升小主人的意识,这样以后入园了,也可以跟小朋友打成一片。 2、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平时宝妈也要创造机会带孩子外出,参加一些有意思的社交活动。比如参加一些小聚会、故事会等等,这样孩子在参加聚会的过程中可以见识到“大场面”,可以认识更多的同龄人,学习到一些待人接物之道,也不会害羞怕人啦。 3、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孩子兴趣广泛,且性格好,懂得分享,那么他就会受到欢迎。家长平时要多多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不一定要有多出众,但是多涉足各种领域,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学习,比如唱歌、跳舞、画画、弹琴、武术……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人也会更开朗,到了集体中也会更突出,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4、让孩子当班委锻炼胆量 有些孩子比较害羞,在班级里不敢发言,不敢跟人交往,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多跟班主任沟通,看看能不能给宝宝安排一个“小干部”的职务,这样孩子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加孩子在班集体的存在感,孩子慢慢地也会变得更外向活泼,受到大家的欢迎啦。
read more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好孩子、熊孩子,任何一个拥有优秀品质的孩子,都是父母细心教育的成果。 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同,但无论家长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溺爱孩子都是最不可取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做错事情的时候,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该教训就不能手软。溺爱只会助长孩子养成坏习惯,长大后就更难改正。 网友刘女士有一个4岁的孩子,由于工作比较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亲自管孩子,于是平常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 通常林女士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带孩子。为了方便,孩子有需要的东西就直接让爷爷奶奶给他买,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不太过分,都会满足。 但有一天在全家人一起聚餐的时候,孩子提出想要一个特别昂贵的玩具,碍于爷爷奶奶都在家里,刘女士没有直接拒绝孩子,而是耐心的说明不买的原因。 儿子一听妈妈不允许自己买,立马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刘女士见孩子有点无理取闹,决定先不管孩子,让他自己稳定一下。 但老人忍不住了,立马上前哄孩子,没想到儿子突然对爷爷动起手,胡乱的打人。 刘女士十分惊讶,没想到孩子现在变成这样,一点也不尊重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尊重长辈,于是很严厉地把孩子教训了一番。 李玫瑾教授曾经表达过,如果孩子6岁出现这三种坏习惯,家长一定不能纵容溺爱。该管就管,该打就打,不能手软,否则长大以后,再想改正过来就来不及了。 那么该严厉管育的三种行为是哪些呢? 1.乱发脾气,随意摔东西 随着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家里长辈容易溺爱,孩子就会有乱发脾气摔东西的情况出现。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是不听家长的管教。 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发脾气也越来越严重,这时家长如果不加以管教养成孩子这种坏毛病,对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所以父母不要心慈手软,舍不得教育孩子。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最先要做的就是稳定孩子的情绪,明令禁止孩子打人的行为,防止孩子情绪更加暴躁。 其次要认同孩子的情绪,然后对症处理,最后也要事后反思总结。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发脾气摔东西并不能解决问题,长久以往就会改掉这个坏毛病。 2.不尊重长辈 在现在的教育里越来越看重分数,但其实尊重长辈才是最大的教育。孟子曾说过,长幼有序,意思是长辈与晚辈之间要有次序,不得逾越。 与古人相比,现在的家长更应该用传统道德来教育下一辈,要让孩子们知道,尊老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割舍忘记的精神。 但现在的家庭中,很多长辈由于溺爱,养成了孩子会对长辈不敬的坏毛病。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改正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有尊重长辈的意识。 3.一不如意就无理取闹 有很多孩子都有这种情况出现,家长一不满足他们的要求,或者做事不到位,就立马赖在地上耍赖、无理取闹。 有的家长会向孩子妥协,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但这只是暂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会以此要挟,问题越来越大。所以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要从根源就掐断这种苗头,不能助长。 孩子的无理取闹一般是失去自我控制的表现,家长们一定要设立明确的规则,要求孩子按规则执行。 并且可以设立奖罚,在孩子任性的第一时间,可以先忽略和隔离,在孩子稳定后再进行奖惩。坚持几次,这种任性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总结: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途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家长面对这些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很容易用错了方法。 可以多看学习网上优秀的教育案例进行学习,知道怎样和孩子相处,怎样和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管教。 在孩子有坏毛病的时候,不能心慈手软,要明令禁止,并有适当的惩罚。事情结束后也要进行总结,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坏习惯不能解决问题。 家长用稳定的情绪不断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对这些坏毛病置之不理,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read more >许多家长都为孩子长得不够高而烦恼,遗传是决定身高的先天因素,已经无法改变,那么后天因素上就可以下功夫了。爸爸妈妈们知道吗,其实睡眠是影响孩子长高的第一外在因素,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生长激素。 什么是生长激素呢? 生长激素是DNF重组人体生长的一种激素(通俗点来说就是长大激素),它可以促进人体的内脏、骨骼、以及全身的生长。它能影响人体脂肪和矿物质的代谢过程,并且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于人体生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婴儿时期是生长激素最旺盛的时期,所以小宝宝可以非常快速地长大。 生长激素分泌时间 生长激素的分泌时间是晚上的10-2点之间比较多,它是呈脉冲形式分泌的,一般在晚上22:00-23:00点这个时间段达到峰值,所以想要你家宝宝长高,一定要宝宝在9点起就开始入睡。而且11点后会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对于宝宝大脑发育也很有帮助。在早上5-7点的时候也会有一个分泌小高峰期,建议让宝宝七点后再起床哟!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睡眠 有时爸爸妈妈们又有这样的烦恼,宝宝在应该睡觉的时段不愿意睡觉,那么看看一下几点,或许就可以帮助你们: 1、不要在睡前吃大量食物,不利于消化,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2、不要在睡前激烈运动,或者在睡前玩电子产品,会让大脑过于兴奋,比如在玩手机看电视这些事上,爸爸妈妈应该以身作则 3、不要在睡前有激烈的情绪波动,在睡前骂孩子会让他们困在负面的情绪里 4、营造睡眠气氛,如果孩子没有安全感,可以点亮一盏小灯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