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不自私?

Q.近來我發現孩子要什麼都得第一時間滿足他,否則他就會生氣並且一直死纏著爛打,他經常要求父母幫他做這,做那,買這,買那…如果我不同意,他就會很生氣,孩子從不知為過去我們所付出的感恩,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忽略周圍人的需要,變得自我中心該怎麼辦呢? A.首先還是要提醒家長們,孩子的習慣與性格是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養成的,比如:從小他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大人過多的關注在他身上,他就會以為全世界都繞著他轉,孩子從小只想到自己,一次又一次養成習慣;或是父母能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教他學習也看到周圍人的需要,或是習慣於感謝別人的付出,這些都會形成他未來的人格,家長不可不留意他每天一次又一次地在培養些什麼人格特質? 下面我將用我與雷洛美老師合著的《一分鐘EQ教練》第六課中的例子來教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能考量周圍的人,不在自我中心。 習慣養成的口訣:一次又一次   【案例】 孩子插嘴時,幫助他看見別人 媽媽在前院和隔壁的奶奶說話,小涵想吃餅乾,立刻到媽媽的身旁說: 「我要吃餅乾!」,並且不停地來打斷說話… 媽媽請老奶奶等一下,然後蹲下來跟小涵說:在這裡除了媽媽之外,你還看到了什麼? 小涵說:還有奶奶! 媽媽說:「很好!有媽媽,還有奶奶。媽媽知道妳這時有需要,但是媽媽和奶奶也需要談話,我們的需要和你的需要一樣重要,下一次妳在旁邊等待一會兒,我們也會注意到你的需要。」 【案例】 求表現時,幫助他看見別人 週末偉心約了兩家朋友一起去陪孩子們打籃球,每當有人要傳球出去時,大兒子就會擋在同隊其他隊友面前大聲喊:傳給我!傳給我!妨礙隊友接球的機會,這使得其他家庭的孩子對他很反感… 中場休息時,爸爸把他叫到身邊說:兒子!剛剛在球場上看見你很想接到球。 兒子生氣的說:他們都不把球傳給我。 爸爸:籃球不像高爾夫球一個人打就可以,他是一個團隊的運動,來!現在你看看,你的隊友有誰? 兒子:有爸爸、小南、德恩、和以芬 爸爸:小南、德恩、和以芬也都和你一樣希望能接到球,有好的表現,球隊最重要的是合作,透過彼此幫助使全隊發揮實力。爸爸相信你一直能看到你的隊友他們的存在而與他們一起合作。 【案例】 留意身旁在進行的事情 媽媽正在安慰不停流淚遭遇婚變的一位阿姨,弟弟把電視轉得很大聲並且不時地哈哈大笑,姊姊立刻來告訴弟弟說:媽媽正在和阿姨說話,而且你有沒有看到阿姨心裡很難過,走!我們先到房間玩一盤桌遊,等他們談完了看電視,好嗎? 良好的人際關係始於:脫離自我,看得見周圍的人事物及他們的需要。 家長若能根據前面例子幫助孩子不只看到自己,而能跨大視野,目中有人,孩子才能脫離幼稚的自我中心而成為成熟的人,家長可以按照下面五個步驟來幫助孩子… 1.看到周圍的人 2.看到周圍人的情況與需要 3.口訣:我有需要,他有需要;他的需要和我的需要一樣重要 4.提供孩子機會關懷人,服務人 5.隨時幫助孩子看見並感謝別人為他付出的一切     王祈老師 擁有加州AzusaPacificUniversity領導學碩士(專攻家庭領導及個人領導及心理諮詢),並主持洛杉磯「愛的方程式」廣播18年。現任加州「全人豐盛教育推廣中心」執行長,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北等地教師及家長培訓,企業培訓講師,曾任中國深圳南山教育局「幸福家長學校」及中小學教師訓練聘約講師。

read more >

新学期,N个技能让娃成为社交小达人!

孩子初次入园,妈咪们就是各种担心啊。除了生活上一些事情之外,还要担心孩子能不能跟小朋友好好相处。   宝妈们不用太担心,你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方法帮助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社交小能手哦。   1、请小朋友到家里玩   如果家里是独生子女的,平时在家会比较“孤独”,妈妈就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可以邀请亲戚、朋友的小孩来家里玩,这样孩子就变身小主人啦,在家可以学习如何分享玩具、零食,提升小主人的意识,这样以后入园了,也可以跟小朋友打成一片。   2、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平时宝妈也要创造机会带孩子外出,参加一些有意思的社交活动。比如参加一些小聚会、故事会等等,这样孩子在参加聚会的过程中可以见识到“大场面”,可以认识更多的同龄人,学习到一些待人接物之道,也不会害羞怕人啦。   3、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孩子兴趣广泛,且性格好,懂得分享,那么他就会受到欢迎。家长平时要多多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不一定要有多出众,但是多涉足各种领域,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学习,比如唱歌、跳舞、画画、弹琴、武术……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人也会更开朗,到了集体中也会更突出,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4、让孩子当班委锻炼胆量   有些孩子比较害羞,在班级里不敢发言,不敢跟人交往,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多跟班主任沟通,看看能不能给宝宝安排一个“小干部”的职务,这样孩子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加孩子在班集体的存在感,孩子慢慢地也会变得更外向活泼,受到大家的欢迎啦。

read more >

抗議、暴亂…如何和孩子講述和溝通這些問題?避而不談實非上策,正確溝通才能積極引導

上週三,發生在華盛頓國會大樓的暴亂,想必大家都聽說了。近幾日的新聞頭條,均被這個消息“佔領”。 不論您支持哪一方,亦或是“吃瓜群眾”一枚,大家現在生活在美國,最基本的願望自然是希望這個國家和平、穩定。 或許您還是一位有孩子的家長、亦或是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士。在追踪事件進展的同時,我們也許還要想一想,怎樣和孩子溝通這件事。 我們一向不太在公眾號裡散播恐慌,放大暴力事件,不過關於這樣的事件,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 這樣的重大事件,小到低學齡兒童、大到青少年,只要孩子已經曉事,都會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家長(或者老師),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他們的想法,更可以做出一些積極地引導。 有人也許會說,有必要嗎? 不讓他們接觸這些不就行了? 誠然,“封閉”是一個方法,這也是我們之後會提到的一點。但是“堵”不如“疏”。一方面,現在的信息渠道十分發達,作為家長,我們只能“堵住”一環。孩子能夠從網絡上、學校、以及和小伙伴們的溝通中,知道這件事情。 其次,事情是客觀存在的,利用這件事,了解孩子心裡的想法,積極引導溝通,對於孩子的成長,其實是更加有利的。 早在去年的黑人人權運動中(Black Lives Matter),就有各方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學家對於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認知暴力、抗議、表達自己意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觀點。我們今日再結合前幾日的暴亂事件,梳理出一些更有針對性的建議。 ① 開放而真誠,不必避諱這個話題 有的家長比較擔心和孩子們討論暴力相關的話題;也有的家長覺得和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有著文化差異甚至隔閡,彼此間已經不能互相理解對方的想法。 雷鋒君相信,點開這篇帖子的朋友們,還是有著和孩子溝通的意願的。專家們也鼓勵家長們多和孩子交流,尤其是遇上這樣的國家大事。 逃避溝通,對於親子關係自然是弊大於利。 這個話題雖然敏感,但是溝通得當,可以把孩子往積極的方面引導。 溝通的關鍵之一,就是保持真誠和開放的心態。 有些年紀小的孩子,可能會對這樣的事情感到害怕。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家長不用擔心。以下提到的一些溝通方式,或許可以啟發您舒緩孩子的焦慮和害怕情緒。 年紀大一些的孩子,會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家長們溝通時,最需要注意的是,先要認真聆聽他們的想法,而不是一開始就做出“是非評判”。大人們偶爾聊天時,會表達出對暴亂事件中某一方的不滿情緒,這是正常的。只是和孩子溝通時,需要稍微克制內心的情緒,先聽一聽孩子的想法。 溝通中保持開放的心態很重要。即使孩子說的您不認同,也不要著急否認,先聽聽他們的理由。等到他們說完,再表達您的想法。將“溝通”局面調整為“討論”,而非“說教”、“辯論”、甚至“批評”。 意見不同時,人們往往容易陷入“企圖說服對方”的境地。尤其當對方是孩子,有的父母會認為,“你懂什麼?”,從而不斷地給孩子“糾錯”,而忽略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在討論這次的暴亂事件上,有的家長甚至會認為,孩子和自己想法不同,是價值觀出現了問題。 誠然,孩子的想法可能確實是“錯的”,或者是“有偏差的”;也有可能只是家長自己“不認同的”。不論是哪一種情況,討論過程中,都要尊重孩子。可以往積極的方向引導。 如果當時不成功,沒能說服孩子,也不要心急。可以暫時“休戰”,將這件事記下,等到孩子以後情緒穩定時,再一次討論,或許有更好的效果。 ② 談話需注意孩子年齡 上文已經提到,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於事件的認知程度不同,內心因此產生的情感也會不一樣。家長們在談話時,需要注意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需求。 低齡 – 注意安撫、簡單描述事件、控制信息獲取 比如低齡兒童(小學生),對於這樣的暴亂和抗議活動,他們可能更容易感到害怕。這次的事件,讓一些孩子認識到,暴力會發生在現實生活裡,甚至他們的身邊,因此有的孩子會出現焦慮。遇到敏感易焦慮的孩子,家長們一定要在此時注意安撫,表達自己會保護好他們,並儘可能地描述一下,這樣的事情對自家生活的實質影響。 孩子們可能只從別人的只言片語中知曉了事前的部分。如果孩子表現出好奇,家長們可以嘗試用最簡單的語言,簡短地告訴他們,究竟發生了什麼。 同時,家長們可以適當控制低齡兒童接受這類消息的數量。或許他們會從其他渠道知曉,但是在家長可控的範圍內,盡可能減少他們從各類媒體上接觸到暴力畫面的機會。 初高中生 – 討論式引導 對於初高中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年紀。他們的情緒更容易衝動和受到外界影響。對於暴力手段、抗爭手段的認知,這個年齡的孩子極易與家長形成不同的觀點。 通常來說,我們都是不認同暴力行為的,家長們可以在談話中明確並且反復重申自己的底線。 可能的話,也與孩子討論,怎樣的行為是“無理的暴力”和“合理的抗爭”,是不是只有“暴力”才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必須是通過暴力解決?為什麼其他方式都不湊效?使用暴力的人,有使用過其他非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嗎?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和高年級孩子溝通和交流的。 孩子的認知,在家長看來,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有時候接收的信息甚至是錯誤的(如假消息和謠言)。家長也要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就一定合理而全面。或許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您也會反思。一代華人移民父母和二代移民子女之間文化和價值觀差異帶來的觀點碰撞,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但並非完全無法調和。 ③ 保持自身冷靜,言傳身教影響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年以前的重要人生導師。和孩子溝通並非易事,尤其是觸碰到敏感話題。 政治話題是許多華人不擅長也不關注的,然而美國的教育環境,卻讓孩子們早早地接觸這類話題,比如民主、公平、種族等等。在美的華人父母,其實很難避開這些。 學校自然會教。然而,有時候學校和老師教授的內容和灌輸的思想,就一定是沒有問題的嗎?如果純粹依賴學校,那麼孩子對於這些事件的認知,將完全受學校的影響。 如果您認同學校的理念,那麼自然皆大歡喜。可是,有時候不和孩子溝通,您可能都無法意識到,學校傳達的一些想法,或許是有問題的。而年幼的孩子,還不具備批判性思維,就全盤接受了這一切,或許也不是一件好事。 家長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角色,是學校無法替代的。因此,遇到這些重大事件,家長們還是多和孩子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並給予情感上的支持、行動上的幫助以及觀念上的積極引導。

read more >

你的孩子人際關係能力如何?

Q.今天學校老師告訴我,我的孩子在學校和別的小朋友吵架,還跟對方說: 「我不喜歡你了,走開,我打你喔!」…等言語,但是孩子平常在家裡並不會對人口出惡言,請問我該怎麼開口和孩子談這件事?   A.如果問家長們:「你覺得你的孩子人際關係如何?」,家長的回答多半是「喔!他很愛跟朋友玩,有很多朋友」,或是「他很內向,好像沒有什麼朋友!」。”朋友多少”固然是人際關係能力的考量之一,但事實上人際關係能力涵蓋了更多重要的因素,比如:與人相處時會不會考慮到別人?是否禮貌,尊重人?是否懂得溝通協調不同意見?是否知道如何表達?…等等,人際關係能力是一個從小就可以不斷學習提昇,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能力。 我們就用家長所問的問題一步步來學習作孩子的EQ教練: 別生氣! 別緊張! 孩子遇見人際問題時,正是提昇人際關係能力的好機會!通常家長一聽到孩子與人有摩擦就非常緊張。事實上,因為孩子不夠成熟,在成長過程中與人相處有問題,這是正常的現象,他們就是因為「不會」,才需要「學習」,藉此良機,家長重要的任務不是「責備」,而是「引導」;不是「幫忙解決」,而是「讓孩子思考與學習合適的解決方式」,因為有父母的引導而實際操練,孩子才能漸漸成為EQ高的成熟人。   別做無效的管教 聰明的家長總是有能力察覺自己所說的話,對孩子是有效的,還是沒有效(說了好多次,但是都沒有用!)。無效句子舉例:「怎麼可以說要打人呢?」、「不可以對朋友說:我不喜歡你,走開,還有要打人,這是不好的!」   別總是給孩子答案, 把孩子變成EQ零蛋 孩子一遇到困難,家長就急著給答案,幫忙解決,所以你的腦子越來越靈光,孩子卻是越來越不靈光。孩子一遇到事情,父母只滅火的消防員實例: 【錯誤示範:滅火型父母】父母:老師說你今天和Tony吵架,他不是你的好朋友嗎?好朋友就不應該吵架啊!(這是無效的管教)孩子:Tony太Bossy,每一次都要我聽他的,我不聽,他就生氣,不和我作朋友了!滅火型父母1:如果他很Bossy,那你就去找別的朋友玩好了。   養育孩子必花時間, 現在不花時間, 以後就費時費力, 傷神傷心 貴重的事一定費工費時,孩子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珍貴重要的,絕不可能輕鬆速成,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花時間陪伴教導;青春期以後,父母就頭痛煩惱,必定花更多時間,效果卻有限。   【正確示範:教練型父母】父母:聽說你今天和Tony吵架了,是什麼情形呢? (遇到事情不情緒化,會讓孩子樂於告訴父母他的事情)孩子:Tony太Bossy,每一次都要我聽他的,我不聽,他就生氣,不和我作朋友了!父母:聽起來你覺得Tony和你玩的時候很Bossy,所以你不喜歡? (這表示家長確實聽到孩子的感受。)孩子:嗯!父母:遇到不好的事情生氣是ok的,但你生氣的時候有對他說不好的話嗎?孩子:我說 “我不喜歡你了,走開,我打你喔!”父母:如果別人這樣對你說的時候,你會怎麼樣呢?孩子:很難過父母:對!這樣說是不合適的。那下一次你感覺生氣或感覺難過的時候,怎麼做會更合適?孩子:我不知道…父母:當我們很生氣,說不出好話的時候,我們需要先安撫一下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深呼吸、數一到十,或是先離開一下都是不錯的方法。如果你也想到別的好方式,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結論:教練型父母就是一步一步引導,不情緒化,幫助孩子更成熟。   王祈老師擁有加州AzusaPacificUniversity領導學碩士(專攻家庭領導及個人領導及心理諮詢),並主持洛杉磯「愛的方程式」廣播18年。現任加州「全人豐盛教育推廣中心」執行長,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北等地教師及家長培訓,企業培訓講師,曾任中國深圳南山教育局「幸福家長學校」及中小學教師訓練聘約講師。

read more >

6岁前发现这三种行为,家长需要警惕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好孩子、熊孩子,任何一个拥有优秀品质的孩子,都是父母细心教育的成果。 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同,但无论家长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溺爱孩子都是最不可取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做错事情的时候,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该教训就不能手软。溺爱只会助长孩子养成坏习惯,长大后就更难改正。 网友刘女士有一个4岁的孩子,由于工作比较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亲自管孩子,于是平常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 通常林女士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带孩子。为了方便,孩子有需要的东西就直接让爷爷奶奶给他买,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不太过分,都会满足。 但有一天在全家人一起聚餐的时候,孩子提出想要一个特别昂贵的玩具,碍于爷爷奶奶都在家里,刘女士没有直接拒绝孩子,而是耐心的说明不买的原因。 儿子一听妈妈不允许自己买,立马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刘女士见孩子有点无理取闹,决定先不管孩子,让他自己稳定一下。 但老人忍不住了,立马上前哄孩子,没想到儿子突然对爷爷动起手,胡乱的打人。 刘女士十分惊讶,没想到孩子现在变成这样,一点也不尊重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尊重长辈,于是很严厉地把孩子教训了一番。 李玫瑾教授曾经表达过,如果孩子6岁出现这三种坏习惯,家长一定不能纵容溺爱。该管就管,该打就打,不能手软,否则长大以后,再想改正过来就来不及了。 那么该严厉管育的三种行为是哪些呢? 1.乱发脾气,随意摔东西 随着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家里长辈容易溺爱,孩子就会有乱发脾气摔东西的情况出现。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是不听家长的管教。 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发脾气也越来越严重,这时家长如果不加以管教养成孩子这种坏毛病,对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所以父母不要心慈手软,舍不得教育孩子。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最先要做的就是稳定孩子的情绪,明令禁止孩子打人的行为,防止孩子情绪更加暴躁。 其次要认同孩子的情绪,然后对症处理,最后也要事后反思总结。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发脾气摔东西并不能解决问题,长久以往就会改掉这个坏毛病。 2.不尊重长辈 在现在的教育里越来越看重分数,但其实尊重长辈才是最大的教育。孟子曾说过,长幼有序,意思是长辈与晚辈之间要有次序,不得逾越。 与古人相比,现在的家长更应该用传统道德来教育下一辈,要让孩子们知道,尊老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割舍忘记的精神。 但现在的家庭中,很多长辈由于溺爱,养成了孩子会对长辈不敬的坏毛病。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改正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有尊重长辈的意识。 3.一不如意就无理取闹 有很多孩子都有这种情况出现,家长一不满足他们的要求,或者做事不到位,就立马赖在地上耍赖、无理取闹。 有的家长会向孩子妥协,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但这只是暂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会以此要挟,问题越来越大。所以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要从根源就掐断这种苗头,不能助长。 孩子的无理取闹一般是失去自我控制的表现,家长们一定要设立明确的规则,要求孩子按规则执行。 并且可以设立奖罚,在孩子任性的第一时间,可以先忽略和隔离,在孩子稳定后再进行奖惩。坚持几次,这种任性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总结: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途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家长面对这些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很容易用错了方法。 可以多看学习网上优秀的教育案例进行学习,知道怎样和孩子相处,怎样和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管教。 在孩子有坏毛病的时候,不能心慈手软,要明令禁止,并有适当的惩罚。事情结束后也要进行总结,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坏习惯不能解决问题。 家长用稳定的情绪不断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对这些坏毛病置之不理,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read more >

你的孩子人際關係如何?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與人相處

Q:今天學校老師告訴我,我的孩子在學校和別的小朋友吵架, 還跟對方說:「我不喜歡你了,走開,我打你喔!」…等言 語,但是孩子平常在家裡並不會對人口出惡言,請問我該怎 麼開口和孩子談這件事? A:如果問家長們:「你覺得你的孩子人際關係如何?」,家長 的回答多半是「喔!他很愛跟朋友玩,有很多朋友」,或是 「他很內向,好像沒有什麼朋友!」。”朋友多少”固然是人 際關係能力的考量之一,但事實上人際關係能力涵蓋了更多 重要的因素,比如:與人相處時會不會考慮到別人?是否禮 貌,尊重人?是否懂得溝通協調不同意見?是否知道如何 表達?…等等,人際關係能力是一個從小就可以不斷學習提 昇,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能力。 我們就用家長所問的問題一 步步來學習作孩子的EQ教練:   別生氣!別緊張! 孩子遇見人際問題時,正是提昇人際關係能力的好機會! 通常家長一聽到孩子與人有摩擦就非常緊張。事實上,因為孩子不夠成熟,在成長過程 中與人相處有問題,這是正常的現象,他們就是因為「不會」,才需要「學習」,藉此良 機,家長重要的任務不是「責備」,而是「引導」;不是「幫忙解決」,而是「讓孩子思 考與學習合適的解決方式」,因為有父母的引導而實際操練,孩子才能漸漸成為EQ高的成熟人。 別做無效的管教 聰明的家長總是有能力察覺自己所說的話,對孩子是有效的,還是沒有效 (說了好多次, 但是都沒有用!)。 無效句子舉例:「怎麼可以說要打人呢?」、「不可以對朋友說:我不喜歡你,走開,還有要打人,這是不好的!」 別總是給孩子答案,把孩子變成EQ零蛋 孩子一遇到困難,家長就急著給答案,幫忙解決,所以你的腦子越來越靈光,孩子卻是越來越不靈光。孩子一遇到事情,父母只滅火做消防員。 養育孩子必花時間,現在不花時間,以後就費時費力、傷神傷心 貴重的事一定費工費時,孩子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珍貴重要的,絕不可能輕鬆速成,孩子 小的時候父母不花時間陪伴教導;青春期以後,父母就頭痛煩惱,必定花更多時間,效果卻有限。   王祈老師 擁有加州Azusa Pacific University領導學碩士(專攻家庭領導及個人領導及 心理諮詢),並主持洛杉磯「愛的方程式」廣播18年。現任加州「全人豐盛 教育推廣中心」執行長,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北等地教師 及家長培訓,企業培訓講師,曾任中國深圳南山教育局「幸福家長學校」及 中小學教師訓練聘約講師。

read more >

「壞脾氣」是誰? 如何處理孩子的壞脾氣, 原來情緒教養的關鍵在

Q: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情緒不穩定,也沒有學習的熱忱,對父母的態度非常不耐煩,我們辛辛苦苦把他養大、不斷付出,卻得不到他們應該有的回報,我並不期望將來他養我們或為我做什麼,只要對我們態度好一點,我們做父母的就心滿意足了,不知其他青少年的父母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嗎?這是青少年常見的現象,還是我們的親子關係哪裡出錯了?   在這個案例裡孩子對父母的態度不好,確實是不對的,但是整體來說,孩子的學習、態度、情緒都了出問題,有果必有因,必然有促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我相信家長們都很想知道,如何能避免孩子長大之後有案例中這樣的結果發生。 作為父母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讓他們失了志氣。這一句話是至理名言,家長們一定要了解“父母常惹孩子氣”或是“不惹孩子氣”絕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與情緒。   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不當,用惹氣的方式,容易使孩子情緒受傷而產生下列狀況: 1. 孩子心煩氣躁,情緒不穩起源於:父母本身情緒化,緊張、焦急、易怒、易躁常用傷害性言語囉唆、嘮叨,常用無效的管教方式害怕孩子生氣,一直取悅孩子,容讓孩子發飆耍賴 2. 孩子厭煩學習起源於…家長緊張嚴肅的態度和引導孩子學習的方式,大人總很有本事把學習變成很枯燥無趣。當學習是有趣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學習的動機與熱情父母把他們帶入一個狹隘的世界,只要他們拼成績,而缺乏廣度,使孩子失去探索健康有趣事物,以及全方位學習的機會父母忽略每個孩子內在都有自己的天賦,一般家長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在數學、語文科目很強,卻忽略了每個孩子的獨特性,這就如同叫鴨子爬樹,猴子游泳,獅子飛翔,既無法展現長才,學習過程也會變得沮喪 3. 孩子不喜歡自己,極度缺乏自信起源於…家長經常表現出不滿意和指責。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反射孩子是一什麼樣的人,天天嘮叨,無效的管教使孩子從這一面鏡子看到的是一個不好的自己,看自己不好的,就會活出不好,漸漸失去志氣父母過度保護,展現出父母的強大,孩子的無能 不惹兒女的氣的父母都做些什麼? 1.肯自我成長,提升EQ,情緒穩定2.肯花時間陪伴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得到足夠的關注與引導3.家規清楚,也執行徹底4.管教有三個操作方法:「引導」、「糾正」及「肯定」。父母不只用糾正的方式管教孩子,更常用引導及肯定好行為的方式來建立孩子的信心,以及親密的親子關係5.父母不會過於溺愛孩子,凡事代勞。成熟的父母在孩子每到一個年齡,他們能做的事必定放手讓孩子鍛鍊,提供孩子思考的機會,不會全程替孩子解困 孩子會因為家庭和諧,互動愉快而心情穩定,常歡笑孩子會因為體會父母的成熟、愛與關注而尊敬父母,喜歡親近父母孩子會因為家規清楚,穩定執行而有安全感,並能樂於遵守孩子會有學習熱情,自動自發,主動學習,因為父母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成功的經驗」及「愉快的經驗」 青少年的需要到底是什麼?1.重要感/價值感:從父母高EQ的愛與被肯定的經驗中產生2.歸屬感:他們害怕心靈的孤寂,害怕落單,他們固然需要同儕朋友,但是與家人的緊密連結是他們安全感與歸屬感的基礎3.自主需求:即被信任的需求,他會做的事,不要幫他做,讓他自己從失敗或成功的經驗中成長4.自信:確定自己是有能力,有本事的,是somebody5.樂趣/好玩:有趣的生活與事物,有趣的父母、師長 王祈老師擁有加州AzusaPacificUniversity領導學碩士(專攻家庭領導及個人領導及心理諮詢),並主持洛杉磯「愛的方程式」廣播18年。現任加州「全人豐盛教育推廣中心」執行長,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北等地教師及家長培訓,企業培訓講師,曾任中國深圳南山教育局「幸福家長學校」及中小學教師訓練聘約講師。  

read more >

冰冰故事冰團

美國孩子有多喜歡台灣?!

迪士尼加州冒險樂園美食美酒節

Mickey’s ToonTown太好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