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找到 19 項與「」相關之結果

產品(6)

瀏覽全部

部落格文章(13)

  • 吃餅還要「懂餅」!專家告訴你一塊月餅背後的文化意涵!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從餅的內餡可看出整個時代的變遷,過去經濟環境差的時候,傳統大餅只加豆沙,經濟情況變好,就開始加進魯肉,越包越多樣,代表社會越來越富足。以前我們拿來祭祖亦祭神,圖案代表人民對生活的期望。 整理=編輯部 送禮是一種心意,如何送到對方心坎裡則是一種學問!講到送禮,就一定得提到台灣的糕餅,鳳凰酥、蛋黃酥,可說是年節必備。為什麼一拆開糕餅的包裝,就香氣撲鼻令人口水直流?你可曾注意過餅上的圖騰?這些圖案蘊含什麼意義?該如何送禮,才能得體又大方?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基金會在教師節於高雄舉辦良食脈動食育講座,由台灣傳統糕餅出發,暢談節慶飲食、送禮文化與香味對感官的影響,不僅讓你了解為什麼我們聞到餅香就會飢腸轆轆、更要帶你「識」餅,了解糕餅的歷史、學會怎麼送個人人稱羨的禮品。 每逢佳節備思「餅」,人體有80%的味覺經驗皆來自嗅覺 香味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事情,每個人從小到大都要吃很多東西,而「色、香、味」即是影響人們選擇要吃哪些食物的根據。味道不僅引響我們判斷食物的喜好、味覺的經驗也會影響到情緒反應,因此常常有人用「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來形容食物,那是因為想到這些味道就會引起某些情緒反應或是記憶。 灃食智庫、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政雄說明,食品界有一專有名詞:「感官體」,代表根據感官和經驗上的累積而有判別,從之得到不同的感受,例如:蘋果不會是藍色的。 風味的來源有5個很重要的感官器官,味覺、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其中嗅覺能夠影響辨別的味道較多。有研究指出,人類的鼻子能夠接受5,000至10,000種不同的味道,鼻黏膜處有非常多的感受細胞,根據不同的形式感覺不同的氣味,氣味在大腦中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香味是影響食物的重要因素,陳政雄說:「Eat what you like, like what you eat.」,食物的香氣影響著每個人的感受記憶,因此在飲食文化中香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台灣人不管在世界的何處,中秋節時,就忍不住會想吃月餅和烤肉的原因,因為這已是我們成長記憶裡不可或缺的存在。 資深作家張尊禎分享糕餅的來源,暢談糕餅在台灣形成的文化與習俗。(圖片來源:灃食基金會提供) 你吃的餅不只是餅,還有滿滿的台灣文化! 「台灣雖然很小,卻有很多樣的糕餅。」長期投入台灣糕餅的文化研究者同時為資深作家的張尊禎老師,在簡報上條列了50多種糕餅的類型。「但還不只這些,大家不要以為台灣糕餅只有鳳梨酥、綠豆椪、蛋黃酥,還有高雄打狗餅、打狗酥、台南香餅⋯⋯等,這幾年會把地方文化和農特產品入餡,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糕餅。」張尊禎老師解釋著。 台灣的糕餅文化與習俗,是由先民度過黑水溝後把原鄉的飲食習慣帶到台灣,如今因為台灣的環境、物產,形式已和原鄉不大一樣。從餅的內餡可看出整個時代的變遷,過去經濟環境差的時候,傳統大餅只加豆沙,經濟情況變好,就開始加進魯肉,越包越多樣,代表社會越來越富足。 糕餅有甚麼意涵?以前我們拿來祭祖亦祭神,圖案代表人民對生活的期望。「所以像是狀元餅,上面繪有狀元投戴烏紗帽;大餅上常有龍鳳紋,慶和婚或永保安康。魚形紋,代表年年有餘。」張尊禎老師說明。 張尊禎老師認為,「台灣糕餅可以做為漢餅的代表,是多元豐富的、和生命息息相關,不只節日,是一門活著的藝術,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場的聽眾也頻頻點頭,相當認同。 送禮習俗流傳久,最盛時節在中秋 對漢人社會來說,送禮在民間是人際關係重要的一環,尤其是以中秋、歲末時最為活躍,如中秋送月餅的記載可推至唐代以月餅賜進士,而元末時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消息也是經由月餅內暗藏紙條傳遞。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林承緯老師提到,在台灣早期亦已有餽贈月餅風氣,許多史料皆可見中秋時節贈禮慰問的記載,如《澎湖記略》:「中秋節,燕飲賞月、以月餅相遺」,是目前出現最早寫到台灣中秋送禮的描述。 禮物交換不僅是人類社會維繫感情的行為和生活文化中相當重要的環節,更是保存禮俗、傳統物品保存的重要角色,在社會背景和大眾文化不斷變遷之下,贈禮的內容、對象等雖然代代有所不同,但贈禮本身卻仍為人際關係中不變的傳承。 灃食教育基金會林芳燕副執行長表示,舉辦「良食脈動」講座3年以來,希望推廣以推廣科學為根基的飲食知識,帶給社會大眾關於生活飲食的新知,而近年來也呼應許多民眾的喜好和需求,主題漸漸由食科面轉向兼具文化、料理層面,如本次演講的主題則是節慶飲食,從在地台灣味出發,期待可以讓民眾不只知道「食的科學」,更能一起守護「食的文化」。

  • 韓國年輕人重度依賴3C甚至有「數位痴呆症」? 「數位排毒」的重要性漸受重視!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根據研究顯示,韓國年輕一輩使用數位設備的趨勢上升,並且有六成受訪者認為自己對數位設備「高度依賴」。許多逐漸始受到「數位癡呆症」所困,因此「數位排毒」概念開始備受重視。 市場研究公司Embrain Trend Monitor(trendmonitor.co.kr)針對韓國全國1,200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13至69歲男女,進行了「2024年數位癡呆症和數位排毒(遠離)意識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隨著對數位設備依賴的增加,「數位癡呆」問題已然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數位排毒」(即「有意識地減少電子設備和社交網路的使用」)的必要性正在受到重視。 8成受訪者認為「沒有數位設備會非常不便」 年輕一代傾向習慣性地使用數位設備 首先,人們普遍認為數位時代的利大於弊(64.8%同意率),並且對數位設備的必要性評價很高。有84.8%的受訪者都同意「為了獲取他人知道的資訊,使用數位設備是必需的」;85.3%認為「如果沒有數位設備會非常不便」;84.4%也認為「如果遠離數位設備將難以跟上世界變化的步伐」。在大量資訊快速流動的現代社會中,數位設備被視為獲取資訊的核心手段。 另外,尤其以年輕群體為中心,數位設備經常被用來在等人時(93.6%)或睡覺前(90.2%)消磨時間,更有在工作、吃飯、走路等活動的同時使用數位設備的明顯趨勢(見下圖)。這一代有許多人在沒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習慣性地使用數位設備(10多歲40.5%,20多歲44.5%,30多歲39.5%,40多歲32%,50多歲28%,60多歲17%),數位設備已成為在日常生活中熟悉且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數位設備成癮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韓國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使用數位設備的比例。(圖片來源: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提供) 六成人們評價自己「對數位設備高度依賴」 青少年學生對數位設備的依賴問題日趨嚴重 隨著數位設備總體使用量的增加,「對數位設備的依賴」似乎正在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首先,很大一部分受訪者承認自己沉迷於數位設備,有超過6成的人們評價自己「高度依賴智慧型手機等數位設備」,也有59.8%表示自己偶爾會有對數字設備上癮的感覺。尤其是青少年受訪者在深刻評價自己依賴的同時,對控制自己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感到困難,在使用數位設備的自制力方面存在明顯的局限性。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較多受訪者表示他們最近有必要遠離數位設備(10多歲64.5%,20多歲58.5%,30多歲59.5%,40多歲53.5%,50多歲51.5%,60多歲 40%)。近9成的受訪者高度認同這一現象,覺得近期青少年學生對數位設備的依賴問題日趨嚴重,也有不少人擔心智慧型手機使用的增加似乎減少了與其他人交談或建立關係的時間。數位設備依賴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86.8%同意率),這很有可能催生出有意限制數位設備使用的活動。 韓國青少年對數位設備依賴嚴重。(圖片來源: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提供) 近8成願意在未來進行數位排毒 76.5%認為「實施起來困難」 隨著日常生活中對數位設備的依賴日益增加,相當多的人都患有「數位癡呆症」。大約一半的受訪者實際上經歷過數位癡呆症的症狀(14.4%經常,36.4%偶爾),主要表現為:不記得聯繫方式(22.4%)、整體記憶力下降(22.2%)。對此,相當多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全社會的數位癡呆症問題似乎很嚴重」(68.5%同意率),尤其是中小學生最令人擔心,這個年齡層似乎是該症狀的多發群體(小學生為 52.3%,中學生為 50.5%)。 人們不得不開始認真考慮「數位排毒(遠離)」(認為需要數位排毒的人–80.2%)。79.5%的受訪者表示有意在未來進行數位排毒,包括睡前不使用智慧型手機(41.3%,多選)、減少使用時間進行運動(36.8%)以及閱讀紙質書籍(31.9%)等。 他們認為進行數位排毒有助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是一個更加關注自己的契機。然而,仍有83.8%認為數位排毒雖然可以減少對數位設備的依賴,但很難徹底消除;76.5%也認為雖然切實感覺到數位排毒的必要性,但很難真正付諸實踐。或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有六成的受訪者表示,韓國政府應該積極落實相關諮詢和治療專案,以減少數位依賴,並鼓勵數位排毒活動。 76.5%受訪者認為數位排毒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更有83.5%受訪者認為對設備的依賴難以根除。(圖片來源: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提供) 【本文獲FoodNext 授權刊登】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 楊枝甘露原來是香港首創?盤點8大港式糖水經典味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每款糖水都有獨特的食療效果,所以要依照個人體質、時令,選擇合適的糖水,比如春夏之際要吃緣豆沙消暑,正值秋冬則來碗杏仁糊保暖。糖水文化博大精深,來到香港以後,經過不停改良以及創新,變成獨樹一幟的港式糖水。 撰文=嚴永龍 身為專業饕客,搜羅美食不分晝夜,尤其是在夜生活多姿多彩的香港,更不可錯過名譽亞洲的港式糖水!在香港的大街小巷裡,不難看到俗稱「糖水舖」的港式甜品店,許多香港人會在晚上聚餐後,再到甜品店續攤,享用各式各樣的美味糖水,來自各地的旅客亦趨之若鶩。面對五花八門的港式糖水,看得人眼花繚亂,款式太多是否使你無從挑選?就讓《食力》帶你進入糖水的繽紛世界,細數港式糖水8大經典口味! 糖水悠久歷史、始於嶺南 因氣候濕熱而盛行 糖水起源於飲食文化豐富多元的嶺南地區,在中國北方則稱為「甜湯」,糖水歷史源遠流長,在中國各地域又發展出不同面貌,相傳古代中國的王公貴族會在宴飲後吃點糖水,幫助消化,及至清代,後宮佳麗也有食用糖水的習慣,當時「酸梅湯」風靡皇宮,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這種傳統甜湯更一直流傳下來。 糖水就是帶甜味的羹湯,採用的食材不一而足,因而衍生的種類繁多,在粵港澳等地相當盛行,由於中醫認為糖具祛濕功效,而廣東一帶氣候炎熱潮濕,以前的珠三角地區又盛產甘蔗,有充足的糖資源,廣東居民便製作糖水,除了調養身體,亦可滿足口腹之慾。 到了民國時年,糖水的發展更為蓬勃,特別是在繁華的廣洲,由最初的糖水攤檔,到後來成行成市的甜品店,當代業者不斷推出新的糖水款式,逐步擴闊糖水的口味地圖。香港的飲食文化與廣東一脈相承,加上兩地人民往來頻繁,甜品店也慢慢在香港落地生根,成為香港餐飲體系的重要部份。 食療功效視乎糖水種類 甜品店必備基本款「二沙三糊」 每款糖水都有獨特的食療效果,所以要依照個人體質、時令,選擇合適的糖水,比如春夏之際要吃綠豆沙消暑,正值秋冬則來碗杏仁糊保暖。糖水文化博大精深,來到香港以後,經過不停改良以及創新,又變成獨樹一幟的港式糖水。想要瞭解港式糖水,必先認識其中的基本款式,也就是合稱「二沙三糊」的綠豆沙、紅豆沙、芝麻糊、杏仁糊和合桃糊。 紅豆沙是港式糖水中的基本款,除了甜品店,有些酒樓(粵菜餐廳)會在宴會尾聲提供紅豆沙作為飯後甜品。 綠豆沙與紅豆沙的製法大致相同,都是先浸泡豆類,在煲煮後加糖調味,前者或會添加鮮奶以強化風味,有助消暑解渴,後者則可加點陳皮,能夠去水腫及補充鐵質。至於「三糊」,基本製作原理皆是將堅果類研磨成粉末,加水過篩使口感更順滑,有些人更會添加少量穀物提升飽足感,最後用溫水或熱水沖開。無論是芝麻糊、杏仁糊還是合桃糊,也很適合在冬天食用,溫暖身體。「二沙三糊」幾乎是每家港式甜品店必有的基本糖水,由於做法簡單,不少香港家庭亦會自製享用。 番薯與腐竹同是糖水經典 香港業者首創楊枝甘露 另外有兩種甜羹不在「二沙三糊」之列,但同樣是港式糖水的不敗經典,那就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番薯糖水與腐竹糖水。番薯自明代引入中國以來,一直是華南地區最常見的農作物之一,其裁種難度低,深受基層人民的喜愛。製作番薯糖水會加入片糖,其甜味十分濃烈,過往都是採用華南番薯,但現在有些業者選擇日本進口的紫心番薯,所以番薯糖水可呈紫色或紫黃混色,不只限於傳統的黃色;腐竹糖水除了核心食材腐竹(豆腐皮),還有幾種佐料變化,煲煮期間能加入白果、薏米和雞蛋等,增添美味之餘,又能提高營養價值。 番薯糖水是最常見的港式糖水之一,不僅是港式糖水店的基本甜品,一般的香港家庭也會自製食用。 若論港式糖水中最有香港特色的款式,該是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楊枝甘露。據傳是香港利宛酒家(粵菜餐廳)所創,製作原料包括沙田柚、芒果、西谷米、鮮奶油和糖水,吃起來充滿果香,極其清甜爽滑。楊枝甘露不僅是香港人的熱選糖水,有冰品商家更推出楊枝甘露口味的冰棒,在香港亦有發售含楊枝甘露夾心的月餅。 糖水貫穿香港老中青世代 甜品店體現在地生活文化 港式糖水之於外地旅客,或許是不得不品嚐的道地美食,但對香港人而言,這是貫穿老中青世代的生活文化。人到中年,與三五知己大快朵頤後,明明吃得很撐,還是忍不住跑到甜品店吃碗糖水,延續難得的相聚時光;熱戀中的年輕男女吃過晚飯,仍意猶未盡,糖水便能為美好的約會畫上甜蜜的休止符。凡此種種,均是糖水文化在港人生活中的體現,彷彿有股無形的魔力,在這繁忙的都市裡,隱隱連結著每一個人。 審稿編輯:林玉婷

瀏覽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