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親子 教育百寶箱 2021年5月31日2021年5月31日 Posted bymyunistar_admin Q: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情緒不穩定,也沒有學習的熱忱,對父母的態度非常不耐煩,我們辛辛苦苦把他養大、不斷付出,卻得不到他們應該有的回報,我並不期望將來他養我們或為我做什麼,只要對我們態度好一點,我們做父母的就心滿意足了,不知其他青少年的父母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嗎?這是青少年常見的現象,還是我們的親子關係哪裡出錯了? 在這個案例裡孩子對父母的態度不好,確實是不對的,但是整體來說,孩子的學習、態度、情緒都了出問題,有果必有因,必然有促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我相信家長們都很想知道,如何能避免孩子長大之後有案例中這樣的結果發生。 作為父母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讓他們失了志氣。這一句話是至理名言,家長們一定要了解“父母常惹孩子氣”或是“不惹孩子氣”絕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與情緒。 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不當,用惹氣的方式,容易使孩子情緒受傷而產生下列狀況: 1. 孩子心煩氣躁,情緒不穩起源於:父母本身情緒化,緊張、焦急、易怒、易躁常用傷害性言語囉唆、嘮叨,常用無效的管教方式害怕孩子生氣,一直取悅孩子,容讓孩子發飆耍賴 2. 孩子厭煩學習起源於…家長緊張嚴肅的態度和引導孩子學習的方式,大人總很有本事把學習變成很枯燥無趣。當學習是有趣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學習的動機與熱情父母把他們帶入一個狹隘的世界,只要他們拼成績,而缺乏廣度,使孩子失去探索健康有趣事物,以及全方位學習的機會父母忽略每個孩子內在都有自己的天賦,一般家長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在數學、語文科目很強,卻忽略了每個孩子的獨特性,這就如同叫鴨子爬樹,猴子游泳,獅子飛翔,既無法展現長才,學習過程也會變得沮喪 3. 孩子不喜歡自己,極度缺乏自信起源於…家長經常表現出不滿意和指責。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反射孩子是一什麼樣的人,天天嘮叨,無效的管教使孩子從這一面鏡子看到的是一個不好的自己,看自己不好的,就會活出不好,漸漸失去志氣父母過度保護,展現出父母的強大,孩子的無能 不惹兒女的氣的父母都做些什麼? 1.肯自我成長,提升EQ,情緒穩定2.肯花時間陪伴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得到足夠的關注與引導3.家規清楚,也執行徹底4.管教有三個操作方法:「引導」、「糾正」及「肯定」。父母不只用糾正的方式管教孩子,更常用引導及肯定好行為的方式來建立孩子的信心,以及親密的親子關係5.父母不會過於溺愛孩子,凡事代勞。成熟的父母在孩子每到一個年齡,他們能做的事必定放手讓孩子鍛鍊,提供孩子思考的機會,不會全程替孩子解困 孩子會因為家庭和諧,互動愉快而心情穩定,常歡笑孩子會因為體會父母的成熟、愛與關注而尊敬父母,喜歡親近父母孩子會因為家規清楚,穩定執行而有安全感,並能樂於遵守孩子會有學習熱情,自動自發,主動學習,因為父母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成功的經驗」及「愉快的經驗」 青少年的需要到底是什麼?1.重要感/價值感:從父母高EQ的愛與被肯定的經驗中產生2.歸屬感:他們害怕心靈的孤寂,害怕落單,他們固然需要同儕朋友,但是與家人的緊密連結是他們安全感與歸屬感的基礎3.自主需求:即被信任的需求,他會做的事,不要幫他做,讓他自己從失敗或成功的經驗中成長4.自信:確定自己是有能力,有本事的,是somebody5.樂趣/好玩:有趣的生活與事物,有趣的父母、師長 王祈老師擁有加州AzusaPacificUniversity領導學碩士(專攻家庭領導及個人領導及心理諮詢),並主持洛杉磯「愛的方程式」廣播18年。現任加州「全人豐盛教育推廣中心」執行長,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北等地教師及家長培訓,企業培訓講師,曾任中國深圳南山教育局「幸福家長學校」及中小學教師訓練聘約講師。